在硚口,如果你还只知道去商场和公园,那可就OUT啦!
在地铁古田四路站旁,藏着一个腔调十足的文创园区——德必·古田坊。
这里的前身,是武汉轻型汽车制造厂的总仓库,一片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苏式老厂房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二十余栋建筑,红砖墙,老烟囱,格局未变,只是里边装着的,不再是机器轰鸣,而是设计的灵感、图书馆的宁静和咖啡的香气。
从当年的“江城壹号”到如今的“德必·古田坊”,这片厂区在时光里悄然转身,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开放式文创园。过去与现在,在此握手言和。
信步漫游,最先迎接你的是满墙的艺术。
巨大的墙绘是这里的靓丽风景。它们跳跃在旧厂房的墙体上,或抽象,或童真,为沉静的工业底色,添上了一抹活泼的亮色。
不用刻意寻找,转角或许就能遇见。阳光透过高大的乔木洒下,光影斑驳,正好成了拍照最美的滤镜。
原本朴素的厂房墙壁、转角,在艺术家们的画笔下,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。
谁能拒绝在一个由工业风改造的图书馆里,安静地读一本书呢?
从古田坊标志一路前行,便到了硚口区图书馆。坐落在红砖房、老厂房里,高大的门头经过重新设计,巧妙融合了老厂房的旧时风貌。
▲ 金红 摄
阳光透过大玻璃窗洒进来,落在书页上,时光都变得温柔了。
紧挨着图书馆的是硚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。
它是武汉市各区面积最大、项目最多功能最全、展示最新颖的非遗展馆,集展示厅、互动体验厅和大师工作室为一体,多视角呈现非遗魅力记录硚口老手艺。
国家级非遗产项目武汉木雕船模、蜡像还原的谈炎记水饺制作过程、苏恒泰油纸伞……迈步穿梭其中,仿佛置身过往世界,古色古香、意蕴悠长。
当你漫步至园区深处,一股极具辨识度的酸笋味会牵引着你的嗅觉——「姥姥柳州螺蛳粉」到了。
老板一口广西味十足的普通话,在十来种配料前忙活,光是看着就让人心生期待。
挑起一筷滑韧的米粉,配上酸笋的“臭”香、腐竹的香脆、花生米的酥香,再卧上一个吸饱汤汁的炸蛋,或添上一抿就脱骨的虎皮鸡脚,口感层次顿时丰盛起来。
地道的标志性不锈钢碗端上来,热汽氤氲中,这碗粉的酸、辣、鲜、爽在口中次第绽放,为这段文艺之旅,画上一个酣畅淋漓的市井句点。
这个周末,若得空闲,来古田四路走走吧。来德必·古田坊里,摸摸那些有温度的红砖,看看那些有新意的涂鸦,在旧与新的交错之间,感受一座城市鲜活的记忆。








